2008政府工作报告
2008政府工作报告
--2013年1月10日在鹿寨县第十五届
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
县 长 覃 革
各位代表:
现在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。
2008政府工作报告
2013年工作回顾
2013年,在上级党委、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,全县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"三个代表"重要思想为指导,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,按照"工业强县"的总体发展思路,着力推进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,经济发展势头强劲,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,向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鹿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预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亿元,增长 24%;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3250元,增长22%;一、二、三产业增加值全面增长,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,一产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6年的29.06下调至26.75,二产由2006年的38.62上升至42.30;完成财政收入4.275亿元,增长32.2%;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,增长96.5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0元,增长29%;农民人均纯收入4026.8元,增长24.3%;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.49%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区、市下达指标以内。
工业主导地位强化,效益全面提升。实现工业总产值70亿元,增长44.8%;工业增加值25亿元,增长44%。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亿元,增长53.5%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家,全县达65家。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,工业化率达1.47。对财政贡献率达72%,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。工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,效益进一步提升。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。投入资金1个多亿,顺利完成鹿寨历史上投资最大的项目--柳化二基地的征地拆迁工作,完成征地1616亩,平稳拆迁249户,涉及743人。柳州京龙酒精一期、柳州开关厂等项目已竣工投产。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取得明显效果,投入技改资金9亿元,完成鹿化公司10万吨复合肥生产线等14个技改项目,新增产值3.5亿元。国有企业改制稳步推进,基本完成鹿寨林场、电力公司、供销系统等企业改制,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序进行。非公企业继续发展壮大,私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.85亿元,利税9480万元。节能减排取得进展,列入区、市重点监控考核的11家重点能耗企业节能效果明显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和取水量、COD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主要控制指标呈下降趋势。
城市化加速推进,城市环境不断优化。以行政中心南移为契机,掀起城市建设新高潮,城市建设项目进展顺利。完成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、垃圾填埋场前期工作。启动城南汽车站、华禹大厦、美食城、飞鹿大道改造、南环路等城市重点项目建设,已完成投资1.2亿元。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,完成元宝路、新安街、凤凰街、大元街等街巷道路和老城区排水沟改造,以及广场路、城南新区主道路人行道铺装。实施亮化工程,完成行政中心大楼、飞鹿立交桥和文化广场周边主要建筑物夜景亮化。以创园林城市为目标,深入开展义务植树、创建花园式单位活动,新增绿地面积9.7万平方米,绿化覆盖率达40%。深入实施"城乡清洁工程",率先在全区成立县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,城市综合治理效果明显。积极参加第六届市容"南珠杯"竞赛,巩固提升自治区卫生县城创建成果,争创国家卫生县城。城乡环境明显改观。县城免检通过"南珠杯"验收。雒容小城镇建设走在全区前列。
农村经济快速发展,新农村示范作用明显。实现农业总产值27.7亿元,增长7.88%。"333"工程全面完成。新增桑园3.12万亩,实现桑园总面积15.3万亩,鲜茧总产量32.4万担;完成良种桉为主的造林5.86万亩;新增甘蔗3.54万亩,实现甘蔗面积25.76万亩,预计进厂原料蔗产量124万吨。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,全县无重大动物疫病暴发。实现肉类总产量5.88万吨,水产品总产量0.82万吨。粮食、水果、蔬菜生产稳步发展,实现粮食总产量18.19万吨,水果总产量8.96万吨,蔬菜总产量39.8万吨。投入支农资金上亿元,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。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、维修11座,人饮工程16处,山塘水坝130处;修建英山-黄腊、鹿鸣大桥等8条(座)路、桥,全长56公里;消除6个无电屯,全县实现户户通电目标;新建沼气池1382座,改厕3062座。寨沙下寨、长枧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,示范作用日益明显。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,古典丝织、北融公司、嘉汉板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建设加快。农机合作组织蓬勃发展,成立农机合作社13家,"鹿寨模式"在全区推广。
第三产业更加活跃,拉动作用日益显现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9.8亿元,增长20.5%。商贸流通优势得到强化。超市、连锁经营店等新型商业发展步伐加快,"万村千乡市场工程"建设成效明显,建成农家超市145个,城乡生产生活资料经营体系进一步完善。旅游业快速发展。香桥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顺利推进,建成地质博物馆。中渡古镇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。山岔湾、长塘水库等农家乐休闲项目进一步开发。全年接待游客11.8万人次。房地产业积极稳妥发展,销售商品房21.7万平方米,销售额2.93亿元。交通运输、通讯、餐饮娱乐等产业发展较快。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.73亿元,增长18%。
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,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。围绕特色产业、优势资源和城市建设,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深入开展。新引进项目44个,计划总投资53.23亿元,到位资金8.5亿元。其中境外投资项目4个,计划投资1.3亿美元,实际利用外资1529万美元。狠抓项目建设,健全项目服务制度,着重做好50个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,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3.6亿元。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亿元,增长96.5%,其中县属投资30亿元,增长97.2%。